柴 榮個人簡介
柴榮,山西山陰人, 教授,博士生導師,法學博士。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理學、法律史、臺灣法等。近年來出版學術獨著3部,主編、副主編教材各1部,參編教材多部。在《法學研究》、《法學家》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。曾分別獲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“二等獎”,“優秀獎”,作為主要參加人參與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“海峽兩岸交往中的法律問題研究”,結項鑒定結果為“優秀”。現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“臺灣地區金融法律制度變遷研究”。獲得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本科教學優秀成果獎,獲得2007年北京師范大學優秀班主任稱號,獲得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優秀教師稱號。
代表作一覽
發布時間:2008-11-26 15:38:09
一、著作類
1.《臺灣地區金融法律制度變遷研究》(獨著),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,2008年1月版
2.《中國古代物權法研究——以土地關系為研究視角》(獨著),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,2007年11月版
3.《中國監察機構小史》(獨著),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,2005年5月版
4.《中國法律思想史十講》(主編)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08年1月版
5.《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》(副主編)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07年3月版
6.《中國法制史原理與案例教程》(參編)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06年9月版
7.《中國法制史》(參編),湖南人民出版社,2003年版10月版
8.《中國法制史教程》(參編),人民法院出版社 ,2003年12月版
二、論文類
1.《中國古代先問親鄰制度考析》,載《法學研究》2007年第4期
2.《臺灣地區銀行民營化的“法律”歷程及對大陸的借鑒意義》,載《北京師范大學學報》2007年第2期
3.《唐代土地私有權問題研究》,載《史學月刊》2007年第8期
4.《清末中國民法思想形成分析》,載《江海學刊》2007年第4期
5.《論民國時期的民法思想》,載《河北學刊》2007年第1期
6.《典權制度探析》,載《江漢論壇》2007年第4期
7.《清末禮法之爭背后的法律思想價值》,載《廣東社會科學》2007年第2期
8.《從法律繼受的角度看美國對臺灣地區金融法律的影響》,載《法學家》2006年第4期
9.《試論臺灣地區存款保險法律制度》,載《鄭州大學學報》2006年第4期
10.《臺灣地區地下金融法律問題探析》,載《長白學刊》2006年第3期
11.《兩岸交往中金融法律問題研究》,載《臺灣研究集刊》2005年第1期
12.《入世后中國農業保護的法理分析》,載《財經理論與實踐》2003年第4期
13.《宋代商業市場管理法律初探》,載《北京工商大學學報》2008年第1期
14.《論儒家思想與民法“誠實信用原則”之暗合》,載《上海師范大學學報》2008年2期
15.《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“人權”因子》,載《社會科學研究》2008年第1期
16.《明清時期土地交易的立法與實踐》,載《甘肅社會科學》2008年第1期
17.《從歷史的角度看臺灣地區金融機構法律職能的變遷》,載《西南民族大學學報》,2005年第11期
18.《日本金融法律體制在臺灣地區的影響》,載《河南社會科學》2006年第5期
19.《近代刑法人權保障功能機制的建立》,載《法律文化研究》(第二輯2006)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,2006年版
20.《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法律思想考察》,載《法律文化研究》(第一輯2005)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社,2006年版
21.《宋代土地管理機構探析》,載《法律史論集》第五卷,法律出版社,2004年版
22.《中國古代“錄囚”思想》,載《京師法律評論》第1卷,2007 年版